甲醛、苯系物與VOCs等有機污染物都看不見,鼻子聞并不能準確判斷濃度的變化。染料分子與空氣污染物類別相同,它們都屬于有機物,但是染料是有顏色的,深淺變化代表濃度的高低,因此,可以利用它來判斷光催化是否發生以及活性高低。為了能準確評價,我們需要注意下面幾個事項:
1、加入的染料不宜過濃,太多的染料褪色時間太長,不適合演示。如果用紅墨水,建議一杯產品溶液滴加1-2滴。
2、不要放在窗臺上,避免受到太陽中的紫外光照射。
3、如果數十分鐘快速褪色,可能是氧化劑或者加有氧化劑。因為,在室內光條件下,光催化過程是緩慢的,一般要數小時才能觀察到顏色明顯變化。當然紫外光可以使其快速褪色,但是沒有意義,因為家里或者車內基本沒有紫外光。
4、這種褪色實驗可以重復做,即顏色完全褪盡后,再滴入染料溶液,可以重復上一次的實驗現象,理論上可以重復無數次。當然每一次的褪色時間可能會有點差別,因為這一過程與光強度有關,每一天的光強度不會完全一樣。另一個褪色時間有差別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的染料溶液中有雜質,使催化劑中毒。
光觸媒中的納米粒子是作為催化劑起作用的,它本身不會消耗。如果數次重復后,光觸媒溶液變質或者不再有效果,無疑它不會是光催化劑。
以上關于光催化產品知識與您共享。